媒体武科大
首页 / 媒体武科大 / 正文

逐浪新闻:十年扎根大悟农村服务老年群体 武科大医学部助力老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

发布者: 编辑:程毓 发布时间:2025-08-15 浏览次数:

“太感谢你们了……”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的乡村里,老人们握着武科大实践队员的手连连称谢。今年七月,在0638太阳集团官网医学部脑科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曾燕教授的带领下,该校医学部“湖北老年记忆队列”科研团队前往大悟开展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(AD) 筛查。

据悉,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,但可预防。目前全球至少有5700万痴呆患者,其中约60%-70%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,中国患者近1700万。今年是筛查活动进行的第十年,该团队成员多元,涵盖医学部包括预防医学、临床医学、 护理学等各专业的本硕博学生,社区卫生服务人员,还有社区志愿者、村干部及若干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科研人员。

曾燕介绍,这一研究行动从2016年开始到2025年已经持续10年,2025年,作为科研团队建设和认知障碍筛查的核心环节,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0余家单位,与当地政府,村医紧密合作组织近80余名学生深入48个乡村,历时7个昼夜完成近1650名老年人群的全面认知健康评估,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(AD)早期防控研究采集关键数据,寻找适合我国的认知障碍的防控方案,践行“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。

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的城市居民筛查选在武汉市,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进行,考虑到到老人身体等各个方面的因素,每年进行8个月(3月至6月、9月至12月);而农村居民的筛查活动集中在7月,选址在孝感市大悟县,这也为该校医学部本科生提供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。

来自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207的曾德阳高中毕业后就有学医的打算,听说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并自那时开始参与,现已连续四年前往大悟县进行调研。“我觉得我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!当时参加实践见识到了很多,也更坚定了我学医的决心。”他介绍道,开始做的是比较简单的工作,主要的工作是问卷调查,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、生活方式疾病状况等方面,涵盖712个问题,耗时较长。

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费和人员短缺、老人不理解以及技术限制。曾德阳表示,之前遇到很多老人起初十分抵触,与他们聊天沟通很久才开始慢慢配合,顺利的话拜访一位老人也需要三四十分钟。曾德阳说道:“诀窍就是有耐心。”他分享,曾去一户人家调研数据时,受访的爷爷有痴呆迹象,为更好了解爷爷情况,他将奶奶也请来一起沟通。“一开始参加这个活动时也会不好意思多问多聊,但我知道我们调研的数据很重要不容出错,现在还能带着我的学弟学妹们鼓励他们多沟通。”

“中国老年人对阿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老年期痴呆的理解非常有限,大部分认为自己是‘老糊涂’,缺乏主动求医意愿,对筛查和评估较为抗拒,因此需要将筛查服务带到居民身边。”曾燕说道。志愿队师生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,会自发的去学习并整理当地方言,并把经验传递给下一届队员。

另一名连续参与实践活动六年的学生韩刚斌现已参加工作,他回忆道,团队成员每天工作时间较长,在城市为早上7点到中午12点,在农村为早上7点到晚上10点。研究生在调查结束后还需额外进行数据的整理核对,及时联系老人查缺补漏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。他了解到,除了随访与检测的工作形式,研究方法每年都在优化,包括开发智能诊断模型和智能随访系统,并获得专利和科技进步奖。

据悉,团队每年随访率约为60%-70%,失访原因包括老人痴呆、死亡、搬离或随子女外出等。随着多年来的坚持,该团队已经产出十几篇文章,成果包括智能诊断模型、发现中国人群主观功能下降的患病率等。

曾燕表示,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研究将持续推进,针对每一个老人来说,随访终止点是直到老人去世或痴呆,同时每年会新增符合条件的老人进入队列。未来将继续优化研究流程和技术,包括AI工具的应用,以提高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。(记者:杨均 通讯员:游雨昕 夏旺斌)

https://m.hbtv.com.cn/cmdetail/568337


关闭